国际商报|合作共赢 开放发展——五载共“进”向全球 “博”出精彩享未来
日前,《国际商报》在全国商务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特刊刊发进博会相关文章——《合作共赢 开放发展——五载共“进”向全球 “博”出精彩享未来》。文章结合五年来的筹办举办情况,介绍了进博会的成效与意义,阐述了展会“越办越好”的原因,并对第六届进博会进行了展望。
合作共赢 开放发展
五载共“进”向全球 “博”出精彩享未来
2022年金秋,上海。江海奔涌,万商云集。
“5年前,我宣布举办进博会,就是要扩大开放,让中国大市场成为世界大机遇。现在,进博会已经成为中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窗口、推动高水平开放的平台、全球共享的国际公共产品。”习近平主席在第五届进博会开幕式上的致辞中如此指出。
11月10日,党的二十大后我国举办的首场重大国际展会——第五届进博会圆满落下帷幕。进博会已连续举办五年,每年如约而至,让世界共享中国市场机遇,为全球呈现了越来越多的精彩与惊喜。
走过五年历程,进博会带着中国高水平开放的诚意,带着信心、机遇与希望,拥抱世界,走向未来。
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窗口
这五年,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上,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目标明确、任务艰巨。党中央根据我国新发展阶段、新历史任务、新环境条件,作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重大战略决策。
进博会顺应国家发展需要,搭建国内国际共享合作平台,服务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通过展现中国广阔市场与开放决心、展示全球优质商品和服务,实现了“让世界看中国,在中国看世界”。一方面有效改善国内供给,不断促进消费升级,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另一方面,通过引进先进的设备和中间投入品,强链、稳链、固链、补链,推动国内产业升级,助力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五年来,进博会让全球优质商品和服务进入循环体系,促进循环的顺畅,助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国家战略行稳致远。
五届进博会,引进了大量优质消费品和先进技术、设备,加速助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有效满足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畅通了国内大循环。一展惠全球,从首届进博会的累计意向成交额578.3亿美元,到本届的735.2亿美元,五年来一场场签约、一笔笔订单,汇聚起共创未来的进博力量。
伴随一个个首发、首秀、首展,进博会上的展品加快变商品,参展商加快变投资商,在当前充满不确定的世界中演绎了一个个真真切切的贸易和投资故事,给全球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商机。众多跨国企业抓住机遇,积极加入进博大家庭,从新朋友变成老朋友,从“头回客”变成“回头客”。
在第五届进博会首次设立的展商变投资商专区里,展示了外企在华投资最佳实践案例,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副局长孙成海说:“这些生动的故事,表达了让世界分享中国发展红利的坚定决心,也展现了外企对推动中国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进博会五年来,累计意向成交额达3400多亿美元,展示超过2000项代表性首发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既促进了国内消费升级,又助力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进博会已成为全球新品的首发地、前沿技术的首选地、创新服务的首推地。“进博会走进地方”系列活动相继在四川、辽宁、江西等地成功举办,带动优质跨国企业积极对接中部、西部和东北等地区,有力推动“展品变商品、展商变投资商”。
推动高水平开放的平台
习近平主席连续五届出席进博会开幕式并发表重要讲话,宣布中国重大开放举措,其中“开放”一词出现了132次之多。习主席在前四届进博会上宣布的17方面扩大开放举措已经全面落实,比如首届进博会上宣布的增设上海自贸区新片区、在上交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将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等,有力推动高水平开放取得新进展。第五届进博会上又宣布了多项扩大开放举措,进一步彰显了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信心。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定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不断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更好惠及各国人民。商务部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力以赴做好各项工作,推动第五届进博会实现“成功、精彩、富有成效”预期目标,充分展示我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显著成效和发展机遇,为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世界共同开放主张作出了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诠释。
“进博会是展现中国改革开放、促进创新合作的重要平台。”强生全球资深副总裁、中国区主席宋为群的这一看法颇具代表性。作为进博会的“五年级生”,强生与进博会共成长,与中国市场共成长。五年来,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展区最大的参展商之一,强生的展位面积从首届的500平方米逐步扩大到第五届的超1100平方米。
在众多参展企业眼中,进博会早已成为感受中国高水平开放的重要平台,成为了解中国开放举措的前沿窗口。
已经连续四年参展进博会的勃林格殷格翰,从最初的不了解到现在早早确定了参加第六届进博会,与进博会结下了相识、相知、相守的情缘。该公司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高齐飞说,通过参加进博会,不仅展示了该公司最新的创新产品和解决方案,结识更多合作伙伴、挖掘合作机遇,还见证了公司多个创新理念和项目在进博会的助推下成功落地。“进博会不仅是中国经贸活力的体现,更彰显了中国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决心。”
老友新朋聚进博,众多参展企业都有勃林格殷格翰这样的感受,他们怀着希望而来,满满收获而归,他们深深为进博魅力和中国机遇吸引。进博会作为世界上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已成功举办五届,“越办越好”,国际采购、投资促进、人文交流、开放合作四大平台功能愈加凸显,溢出效应不断放大,成为外国企业深挖中国广阔市场潜力的绝佳平台,成为中外企业共享发展机遇、实现互利共赢的重要舞台,更成为中国推动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格局的生动缩影。
进博会与中国高水平开放相伴共生。这五年,中国外商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持续成为吸引全球投资的热土,中国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全面拓展,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格局。
全球共享的国际公共产品
当今时代,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入演进,保护主义横行,少数发达国家筑院垒墙,全球化和全球经济增长面临空前的挑战。世界呼唤更多的国际公共产品,呼唤更多的增长机遇。
2017年5月14日,北京,习近平主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郑重宣布:中国将从2018年起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进博会应运而生,应者云集。时任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阿泽维多当即响应:“举办进口博览会是中国推动经济全球化、支持多边贸易体制的重大举措,我愿参加明年第一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行胜于言,一诺千金。从宣布到行动,从首次亮相到越办越好,“不一般”的进博会已经走过了五年历程。从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到全球共享的国际公共产品,进博会的国际影响更加广泛。第五届进博会开幕式上,多位外国元首、政府首脑和国际组织负责人发表视频致辞,103位来自86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部级以上嘉宾线上出席。
这五年,中国保持世界货物贸易第一大国,成为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稳居世界前列。推动全球开放合作既是我国自身发展需要,也是国际社会对中国的期待。进博会每年如期而至,不断强化国际采购、投资促进、人文交流、开放合作四大平台作用,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给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增加的世界带来“温暖的春风”。
迎的是五洲客,计的是天下利。进博会作为全球贸易发展史上的一大创举,已成为新时代国际合作的重要平台,为国际贸易开辟了新思路新前景。
虹桥国际经济论坛作为进博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着力打造国际一流论坛,来自全球各行业的嘉宾围绕全球经济治理、高水平对外开放、新发展格局、高质量发展等重大前沿议题贡献真知灼见,为站在十字路口的世界凝聚共识,寻找方向。五年来,虹桥论坛聚焦“全球开放”核心主题和“国际公共产品”功能定位,持续发出坚定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完善全球经济治理规则、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声音,已发展成为国际政商学界高端对话交流平台,为世界经济把脉,向世界贡献“虹桥声音”。第五届虹桥论坛专业化程度持续提升,9个中央部委、4个地方省市、4个专业智库和高校参与主办专业领域分论坛,发布了《世界开放报告2022》等17个专业报告。
好平台生命力自然旺盛,进博会举办五年来,参与者越来越多,进博“朋友圈”越来越大,魅力越来越强。五年来,已有13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线上线下参加国家展。来自世界各地的人文交流活动精彩纷呈,经济人文有机结合。进博会舞台上,世界各国广泛参与,众多国家元首、政府首脑等齐聚“四叶草”,共同奏响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合唱”。
花开五载,进博会的举办为世界带来巨大红利,受到国际社会越来越广泛的赞誉: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伊维拉表示,进博会的成功举行,意味着贸易仍是促进全球包容发展的重要力量;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总干事穆勒表示,进博会已成为促进贸易投资和加强国际合作的重要全球性平台;斯里兰卡总统维克拉马辛哈表示,进博会为发展中国家企业进入中国市场提供了新的平台;毛里塔尼亚总统加兹瓦尼表示,进博会是企业展示产品、开拓商业机遇的国际平台,有助于加强伙伴关系和促进世界经济复苏;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表示,进博会是全球重要的经贸创举之一,也是当前急需的合作平台……
越来越多的进博故事正被书写,中国市场是“世界的市场、共享的市场、大家的市场”已成国际共识。正如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所言,进博会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
朝着“越办越好”奋力前进
经过五届成功举办,进博会办成了“不一般”的国际盛会,初步实现了“办出水平、办出成效、越办越好”的总目标。
全球高端时尚三巨头、全球四大粮商、十大医疗器械企业、十大药品企业、十五大品牌价值车企……参展进博会的阵容越来越强大,既生动诠释出进博会越办越好,也对进博会办展水平提升不断提出新要求。
一年一度“四叶草”,年年岁岁景不同。如约而至的进博之诺,是新时代中国不断扩大开放的生动缩影,“越办越好”的进博会,更是各国企业共享发展机遇、实现互利共赢的重要见证。五年来,面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进博会不仅年年办,而且越办越好。
在办展模式上,经过五年发展,进博会不断践行、巩固和完善“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经营”模式,将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作用与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两者有机结合,专业化程度日益增强,市场化办展水平不断提升,取得积极成效。
企业展、虹桥论坛、国家展、人文交流和配套活动等基本架构业已形成,日臻成熟。进博会企业展面积和企业数量稳步扩大;虹桥论坛专业化程度持续提升,第五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更加聚焦“开放”主题,规模从14场扩大到24场;第五届进博会线上国家展全新打造数字展厅,吸引了69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亮相,累计访问量5900万次;专业配套活动和人文交流活动内容日益丰富,更加精彩纷呈……
锚定“越办越好”的方向,各级政府、各类组织的链条全速运转起来。每届进博会尚未开幕之时,便已经启动下一届的招展等工作。比如截至第五届进博会闭幕之时,第六届进博会企业展招展工作已全面启动,企业签约报名展览面积超过10万平方米。进博会组建专业招展队伍,利用多家合作伙伴拓宽招展渠道。紧紧围绕国家战略和民生需要,进博会已设立智慧出行等16个专区,成立参展商联盟,组建集成电路等15个专业委员会。市场化办展水平不断提升,展位已形成市场化的定价机制。
进博会在筹备过程中,充分发挥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和政治优势,有力保障展会顺利召开。每届进博会,国家相关部门都出台了参展参会支持政策,已基本固化为19条。有关部门全力做好支持政策的落地实施,积极推进支持政策转化为常态化制度。各省区市、卫生健康委、国资委组建政府交易团,中国银行、工商银行、供销合作总社等组建了行业交易团,充分调动中央、地方、行业组织和企业积极性,形成了庞大的交易团。在第五届进博会上,39个政府交易团下设的近600个交易分团、四个行业交易团下设的近百个交易分团组团参会。
进博会招商办展“精准对接”,通过路演招商、对接会招商等措施强化采购商自招,以绩效考核、佣金激励等手段推进合作单位协助招商,形成了日益成熟的招商办展体系。尤其在近三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挑战之下,进博会成功应对挑战,实现了越办越好的目标。
在虹桥论坛的举办方面,从第二届起,虹桥论坛设立会员制,旨在通过与政界、商界及学术界建立密切的工作网络,为会员企业与各界之间的合作交流与良性互动提供平台和服务,论坛会员体系共分钻石会员、白金会员、精英会员三级,目前已经形成了市场化的“会员制+注册制”模式,论坛的国际化和专业化水平持续提高。
在数字经济时代,展会的线上线下融合是大势所趋。在第五届进博会上,“数字进博2022”全新上线,设置了云展示、云发布、云直播和云洽谈四大板块,是进博会运用数字化手段搭建企业商业展的首次尝试。国家展线上展示从第四届已经开启,通过图片、视频和3D模型等展示参展国发展成就、优势产业、文化旅游、代表性企业等,让观众足不出户就可以将各国美景美食尽收眼底。
值得一提的是,能够实现“越办越好”,也离不开精细服务的保驾护航。五年来,上海作为进博会的举办地,城市服务保障工作全面推进,落细落实,精益求精,为进博会的成功、精彩、富有成效提供了有力保障。
10月28日,外高桥保税区,一批来自英国、法国、挪威、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进博会文物艺术展品抵达这里,如何确保这些高价值展品“原进原出”?通关过程如何安全、高效?
在一系列问题面前,上海海关首次引入“鉴证溯源”项目,在进出境各环节进行特殊数据采集对比,实现展品出入境一致性验证,实现展品安全、高效进境或出区参展。这只是“落实落细”服务保障工作的一个案例。
“上海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城市服务保障工作领导小组,全力推进17个保障组的216项重点任务,在确保防疫安全的前提下,努力提供一流的城市环境和一流的服务保障。”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城市服务保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上海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顾洪辉介绍了服务保障体系的强大阵容。
上海全力提升服务保障的精细化和智能化水平,于细微之处体现城市温度,不断提高参展参会人员的感受度、便利度和体验度,在交通出行、住宿餐饮、参展便利和观展服务等方面发力。在首届进博会之时,上海便制定了“冲刺100天,决胜进博会”行动计划,提出18个方面170项具体任务,提供安全、有序、便捷、高效的城市保障。从第二届进博会组建15个专项保障组到第五届进博会进一步拓展至17个保障组,各项保障工作和服务举措更细更实。
五年来,进博会已成为撬动世界经济复苏和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支点。看好进博会、看好中国、看好未来,第五届进博会刚落下帷幕,就有不少“新老朋友”提前“锁定”第六届进博会的参展展位。路就在脚下,光明就在前方。随着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朋友圈”也越来越大,高扬互利共赢之帆,把稳团结合作之舵,中国将和世界携手共创更加美好的未来。